老虎機介紹:
老虎機是一種賭博機器,又稱作角子機,經常可以在賭場或者專設角子機的娛樂場所見到。由於早期的機台側面有一條拉杆,所以也被稱作拉霸。在台灣它與柏青哥常在一起俗稱柏青嫂。因是機上常有水果圖案,所以也有人稱它為水果盤。加上Slot一詞有投幣口、狹長型凹槽的意思,故網路上很多英文直翻的文章也用「插槽」一詞來稱呼。
第一台老虎機應是1891年由位於美國布魯克林的公司「斯特曼和皮特」所製造的。
大約在1896年時,一位名叫查爾斯‧菲的男子,在他舊金山的機械店成功研發第一台商業用途的吃角子老虎機。其機身由鑄鐵製成,內部有三根捲軸,外部則有一個投幣孔以及一個啟動機器的操縱桿。它很快便成為沙龍、賭坊,甚至很多零售店的必備品,顧客會在那裡以贏錢換取商品,因而有「交易商品」之稱。
吃角子老虎機從問世至今不過百餘年,卻已成為最熱門的賭場遊戲。隨著數位電子的興起,老虎機也從鐵鑄機身、機械轉軸和搖桿等原始設計,進化成利用電子螢幕搭配亂數據產生器來運行的電子遊戲機台,而線上老虎機更是電子版的變體,除了模仿實體設計的經典老虎機遊戲外,還有最流行於網路的影片老虎機,後者尤其講究精緻的畫面和華麗的特效,以電腦動畫呈現出3D立體觀感者,又被稱為3D老虎機。
許多人把吃角子老虎機的發明歸功於查爾斯‧菲,這位德裔的美國機械師在19世紀後期製造了一款名為自由鐘的賭博性機台,直到現在,所有老虎機的設計跟玩法也都是以自由鐘為原型,查理斯‧菲也因此享有「老虎機之父」的美譽。
到了20世紀初,很多人沉迷老虎機而付出了龐大的金錢代價,這讓美國政府決定插手管制。1902年,許多州正式禁止業者在公共場所和酒吧安裝老虎機供人賭博。沒想到這個賭博禁令間接讓老虎機歷史走入水果機時代,現在我們所熟悉的老虎機水果符號,就是從那時候開始被使用的。為了規避當時法令所禁止的賭博行為,業者不再分發金錢獎勵,新的老虎機也改名叫水果機或自動售貨機,機台捲軸上改為水果符號,並以口香糖或水果風味的糖果來支付獎品。
以上文章來自:維基百科